Linux > 发现这次装系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
2019-04-07
想着不会休眠到磁盘的,就和台式机一样没开swap分区。
但是台式机有32g内存,笔记本只有8g啊,一不留神就会卡死。
下次有空闲的时候备份下资料,调整下分区吧
代码 > 再一次发现自己闲的蛋疼
2019-03-25
缓存组件本地测试的差不多了,发现 我的台式机和笔记本极限都在首页9w+rps,看来这是内存的限制了,于是准备玩对测。
然后,发现只有华丽的700rps
什么鬼???
一番排查,10MB/s 恩,应该是我的dock只有百兆网卡的锅。
跑下空json接口,30000rps,这才对么,
千兆网卡跑空接口就是3wrps,
万兆网卡跑空接口就是30w rps上限么,杠杠的。
慢着,我有万兆网卡的设备么?
没有啊……
千兆网卡空缄口30000rps有冒用,稍微传点数据就只有3000rps的上限了吧?
我算算,100mb/3000,30k的正文就到上限了。
那我还想着能跑10w,20w的rps有毛意义?网卡都传输不过去啊……
真是闲的……
慢着,techempower 那些纯净态 700多w rps的测试是什么鬼?
比我还蛋疼。
工地 > 换个缓存组件
2019-03-25
花一晚上用atomic和sync.map撸了个缓存组件。
占了不用复制内存的优势,在笔记本跑一跑本机轻松首页90000+rps ……
我怎么记得我的台式机也才这个值…………
不管了,先切换一下,看看稳定性和bug.
然后在腾讯的vps双核一跑,6k+rps....
突然觉得我的笔记本好神……
Linux > 抽空换了个输入法
2019-03-12
ibus虽然整体界面和gnome3比较一致,但是在多屏幕下经常会发生更新问题,无法正常选词甚至没有反应。还是换成fcitx了。
顺便把默认的引擎换成了rime看看,和sunpinyin对比如何。
代码 > 准备暂时放弃webpack
2019-02-21
开始着手被选方案了。
用webpack的确能够让写前端有正常写代码的感觉。
但是实在不符合我的使用场景了。
深入用了之后,怎么看都是前端娱乐圈娱乐自己的结果,怎么着都不会是最终的目标,现实先跳过算了。
编译一次,够我玩几盘消消乐了,神tm我4个月消消乐都玩700关了。关键我后台一般还是配套go语言,后台编译最多几秒,这反差实在太大
然后某些同事的神奇操作,日常电脑卡死,oom需要杀进程
然后最大的问题,需要npm拉一堆东西,随便统计下都几百mb,我这种喜欢动不动开新项目的简直是硬盘噩梦。然后能让我的vscode超过监控文件上限,监控失效。
然后看看node_modules,做前端的做出这样的东西怎么没什么羞耻感么……至少我已经有了。
痛定思痛,前端这么玩实在是自己逗自己。我觉得放弃babel没什么问题,我写js不需要es6的语法,ts也不过是个半成品的生态。
我觉得我付出的太多,得到的太少。
还是转个方向吧。
几十M的项目,一对几百M的前端依赖,我实在过不了自己那关。
代码 > go语言Mud客户端原型出炉
2019-02-12
春节前想着要熟悉下golang的websocket和lua虚拟机,准备做个简单的客户端。
基本选型是自己的框架+websocket+vue+饿了嘛的Ui组件。
毕竟有之前的node js客户端的经验,大方向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就是ansi解析这块蛋疼点。
现在第一阶段达成,至少可以在浏览器里聊天了,
工地 > 蛋疼的rps瓶颈
2019-01-20
这两天闲来蛋疼,对博客继续跑benchmarking。
编译了wrk,效率还是在100%左右。不信邪。同时跑几个ab,发现加起来还是和跑单进程差不多。
那说明就是代码问题了。
各种检查代码,profile,替换代码。最后锁定到之前的内存缓存库上。
跑个测试比用redis的缓存驱动还要慢,也真是福。
最蛋疼的是我ryzen 1700的台式机,居然比我i5 的笔记本还慢个20%,实在过分了
最后换了个内存驱动测试,效率终于上去了。
首页从3xxxxrps变成8xxxxrps了
倒是空api接口从20xxxx降低到了16xxxx rps
所以凡事都是有代价的么……
倒是ryzen的多核性能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比移动i5好多少,实在有些出乎我的意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