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码 > 出色的golang sql操作库sqlx
2017-03-31
在用标准去的sql库裸写了博客和某个新浪爬虫后,还是使用了sqlx做新的内部项目。
总的来说,非常好用。
https://github.com/jmoiron/sqlx
总体来说,它最重要的特性包括:
1.NamedExec,用一个struct来储存所有的参数。最关键的,不需要每个参数都用到
2.get和select,可获得一个或者多个数据结构。不需要在一个一个写赋值了。
3.Named。可以对象和命名的查询字符串转为传统的查询字符串和args。为复杂的查询拼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。
总体来说在性能影响尽可能小的情况下,大幅度的提高了开发的效率
代码 > 慎用golang中的append操作
2017-02-28
golang的slice是一个极好用的东西。
用slice自然少不得会使用append。
我自己做的midderware组块核心就是一个Func的slice
不知不觉就踩了一个坑。
具体来说,在加入csrf模块后,发现了奇怪的现象。
本来访问正常的页面,在路由加入2个middleware后报404,一个Middleware时不报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差不多把所有有关无关的代码都看了遍。无数的断点和测试,一步一步f11调试。
最后,锁定问题为:
在加入的middleware数量达到两个后,只有随后一个设置的路由起效。
调整代码顺序可以证实。
实在没办法后,脑洞大开。
觉得分明就是golang做了优化么,把相同的仅包含相同内容slice的struct当成了同一个。
把Use函数做了下修改
从
target.SetHandlers(funcs...)
改为
f:=make(funcxx,len(funcs))
copy(f,funcs)
target.SetHandlers(f)
问题解决
一瞬间我感觉到了地鼠对我有深深的恶意
代码 > 推荐Golang序列化库vmihailenco/msgpack
2017-02-27
之前用golang标准库的gob做2进制序列化,缓存页面。
用下来很难用,没法直接interface{}用自定义结构,使用前要先注册。
这次换了https://github.com/vmihailenco/msgpack这个库。十分好用。
和json库一样可以直接传入interface{}序列化/反序列化。
速度比gob快很多。
之前我Blog缓存过得页面,在我的rmbp13上速度大概是2x,xxxns
换为msgpack后直接提升为10,xxxns
去掉5,xxx必要的处理和middle之类
效率在我这个场景下高了3倍左右。
代码 > 不错的rest后台框架ng-admin
2017-02-27
重建网站后台时决定了用rest api做接口。
本来这也是驾轻就熟的事情,突然想到之后会做一个展示型网站的骨架/demo代码,用比较通用的代码比较好。
比较了一番相应的代码,选择了这个。
能很快的通过一系列的js配置搭建出常用的后台,ng 1.x也不需要各种编译。
有清晰的文档,和不少的讨论,解决问题非常方便。
还需要什么更多的要求呢?
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marmelab/ng-admin/
截图:
代码 > sqlitebrowser,很不错的sqllit数据库编辑器
2017-01-21
用golang做微博机器人爬语料,玩了下linux编译windows程序,找了这个工具来处理sqlite数据库。
开源,免费,有中文,跨平台
简单操作,易学易用
总的说很不错
代码 > golang初印象
2017-01-16
作为一个从Mud机器人正儿八经开始写程序的人,不管是nodejs还是golang,地一个练手项目都选择了mud客户端。
用了下golang,不惊艳,很舒服。
基本上。golang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静态语言版的脚本,或者直接点说,python.
用:=,不需要事先申明变量类型
用interface,实现了脚本语言最重要的ducklike
几块的编译速度,go run xxx.go有种在跑脚本语言的感觉。
强制格式到自动格式化代码。比python更进一步。
很少的关键字。
很适合脚本程序与兼学。
学习成本太低。
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。
但这么多语言,重要的是能做什么,而不是不能做什么。不适合的场景,不用就行了。
代码 > 2017年初,整理下自己的技能树,要有所取舍
2017-01-15
按写过的代码量统计。
1.php,吃饭的家伙,除非改变自己的工作中心,不然不可能绕过去。保持并深入。
2js,同php.区别在于nodejs。就nodejs本身来说,不够喜欢,但胜在和浏览器同源,投入成本极低。保持并深入。
3.lua.可以说,从这个语言开始,是我玩票记录的开始。这个也是我玩票记录的典型。接触熟悉lua是因为当年写的hellua机器人。作为我一个不甚喜欢的语言,突然发现,我的代码量是我不喜欢的语言的排行榜啊。前两个是脏,但实用。lua是简陋。但轻巧。放弃中。
4.python。玩过票,做过gui,折腾过网页程序,写过运维程序。作为一个运维语言,还是少不掉。保持。
5.C。当年做一个别人的毕业设计。和hellua的mapper。以我的功底,能力,行业,没什么前途的。了解过,不擅长,放弃吧。
6.c#。折腾过mono+gtk,读过别人的源代码。放弃吧,能读懂就好。
7.shell脚本。这个也就那样。保持。
8.vb,vbs,logo。入门的东西,忘记就行了。
没怎么接触过,基本之看过一些代码或者做过helloword的语言
9.golang.写过一个helloword。感觉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点。深入。
10.c++好像接触过一点,好像又没接触过。不是这块料,放弃吧……
11.Java。太庞大。无力挑战。一直以来没什么好的映像,怎的要选,估计选c#的概率更高。放弃。
12.perl与我哲学不符。放弃
13.ruby。不喜欢rails....放弃。
总结:
深入3个语言 php,js,golang
保持python,shell。
真的有需要,可以考虑学习下c#/java
果然还是菜鸟技能树啊。
代码 > 不错的小玩意--我眼中的golang
2017-01-14
之前被v2ex上一篇热贴吸引,去研究了一下golang。
本身误以为golang是个值得花精力去学好的东西。可以写客户端,效率高,文件直接在一个包内,跨平台。
在部署好环境,写了helloworld后,又对自己想要的方向搜索了下。
结果发现,我虽然长得不美,但想得太美了。
golang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
做gui比nodejs还惨。效率和java打了几个来回还输了。都蛋疼到让我去搜索golang的意义了。
好在在洗澡时理清了思路。发现我从一开始纠错了。
Golang压根就不是一个什么通用开发语言,被设计出来本身就是用来做一个小工具。
它的作用只有两个
1.做服务。连网页或者爬虫都做不好,那是动态语言的优势。
2.做运维工具。
颇有静态语言版shell的概念。
他解决问题是
1.作为服务,而非运算能力的效率问题
2.方便部署。各种脚本语言,特别是自带包管理那一票,特别特别是某些2.x 3.x都不兼容语言,在各种环境(比如包管理以来特定版本某语言的centos,比如windows)。部署起来太麻烦了。这点上go太方便了。
3.标准化问题,基本就是个更严格,甚至连文件夹怎么放都限制了的某语言。
既然只是一个做服务/运维的小工具,所以突出易学就很正常了。
难怪看到的资料,大部分都是替换了某语言,他跟就是对着某语言的7寸打的啊。
这对于只掌握一门语言来谋生的 “程序员“来说,应该是痛苦而难以接受的吧……
代码 > 我的前端工具
2016-12-15
不定期更新
工具
Vscode编辑器:
https://code.visualstudio.com/
微软出品的编辑器
特效库
Pixi.js
http://www.pixijs.com/
高效率的Canvas/webgl库
工具库
async
https://github.com/caolan/async
异步控制/处理库
underscore
http://underscorejs.org/
常用操作库
在线工具
Staticfile cdn
https://www.staticfile.org/
七牛提供的cdn服务
代码 > koa,yield与co库
2016-11-16
目前我最欣赏的程序员是express的作者TJ。
最近准备用node js重写这个网站,发现TJ的新作koa似乎已经到了很使用的阶段,花了两小时研究了下。
刚开始看得是一头雾水。为什么koa demo 里的yield的用法和mdn的说法完全不同,为什么yeild这么特殊,这玩意到底什么鬼。
慢慢的理清了思路,找到了对的思路,才明白了过来。
不得不说,直介绍是什么,不说干什么用的文章到底有什么用……
首先,ES 6里引入了generator的概念.
通过代星号的函数可以常见生成器(特殊类)。
- 生成器上,有一段业务代码,
- 可以通过生成器生成函数(实例化类),调用可以执行生成器中的业务代码。
- 生成器中的代码依然不能执行异步代码,遇到 yield会中断
- 本身这一切不怎么神奇,但TJ大神写了个神奇的库叫CO。CO库可以直接调用生成器,执行业务代码。业务代码的yield只要跟的参数是promise或者thunk包装的异步函数,就能在异步结束后在异步代码中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,甚至可以有返回值。
- 这样,配合特殊格式的异步函数,把yield在结构上当成了类似call方法的同步函数。整个业务代码可以和同步代码一样有极强的可读性。异步代码尽可能简化,可以用其他库打包。
- 最后,代码看着像函数化的同步代码,用着也像。
koa其实就是个基于CO重构的express。
其实每个做过Node js的程序员,或多或少的都会写过一些类似的流程控制代码。当然,无疑TJ是写的最好的,考虑的最多,用的最广泛。
我真是爱死了这个设计出生的程序员了。
关于co可以参考 http://web.jobbole.com/8590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