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> nginx反代只支持压缩格式的网站
2016-12-22
昨天有个需求,反代客户的一个网站,从域名a,到域名B, 并做本地缓存。
改着改着一脸懵逼。
因为最后发现源网站不能用非压缩的格式访问。
最后通过自己反代自己反代自己的方式解决了。
就是用gnuzip解压,然后再sub_filter替换。
代码为
proxy_cache_path /cache/CACHENAME levels=1:2 keys_zone=CACHEZONE:300m inactive=30d;
proxy_temp_path /cache/tmp;
server {
listen 127.0.0.1:8080 default_server;
server_name _;
gzip on;
location / {
sub_filter 'ORIGINNAME' 'TARGETNAME';
sub_filter_once off;
proxy_pass http://127.0.0.1:8081;
proxy_set_header Host TARGETNAME;
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proxy_set_header Accept-Encoding "";
}
}
server{
listen 127.0.0.1:8081 default_server;
server_name _;
location / {
proxy_pass http://166.70.53.125;
proxy_set_header ORIGINNAME;
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proxy_set_header Accept-Encoding gzip;
gunzip on;
}
}
server {
listen 80;
server_name ORIGINNAME;
gzip on;
location / {
proxy_pass http://127.0.0.1:8080;
proxy_connect_timeout 15m;
proxy_ignore_headers Cache-Control Set-Cookie Expires;
proxy_set_header Accept-Encoding gzip;
proxy_set_header Host ORIGINNAME;
proxy_cache CACHEZONE;
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30d;
proxy_cache_valid 404 1m;
}
}
Linux > 弃用kmail,转用icedove/thunderbird
2016-12-19
最近一阵,akonadi的100%问题一直困扰着我。kmail也变得不可用了。在早上在客户会议时1个半小时把我的rmbp电耗光自动关机后,实在忍无可忍,删除了事。
雷鸟的trayicon未读提醒上的确差了点。但是总体来说,总归还能用。
随着visual code代替了kate,icedove代替了kmail,我依赖的kde软件开始逐渐变少了。
要不是gnome3实在太独断专行,其实本质上我还是可以转回gnome的。
代码 > 我的前端工具
2016-12-15
不定期更新
工具
Vscode编辑器:
https://code.visualstudio.com/
微软出品的编辑器
特效库
Pixi.js
http://www.pixijs.com/
高效率的Canvas/webgl库
工具库
async
https://github.com/caolan/async
异步控制/处理库
underscore
http://underscorejs.org/
常用操作库
在线工具
Staticfile cdn
https://www.staticfile.org/
七牛提供的cdn服务
杂言碎语 > 需要跳出舒适区
2016-12-13
有时候生活很简单。写写代码撕撕逼,玩玩游戏拍拍照,吃吃喝喝带带娃。日子就一天天过去了。
但生活总是会提醒人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不对的。
是要想办法跳出舒适区了。不然,只能被赶出去。
网络 > 天猫将放弃IE8
2016-12-06
前两天逛逼乎,发现这个帖子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4091492
不得不说,这是一个很有意义,但又听有魄力的举动。
根据百度流量统计院的数据,目前国内PC端的ie8甚至ie7都有不小的占有率。

以百度的数据来说,ie8及以下的浏览器应该还有大概20%左右的占有率。
这真心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数据。
Linux > Debian testing 解决使用Steam报错问题。
2016-12-03
最近台式机重装了下,按惯例装了个debian testing。
一路还算顺利,结果到steam上懵逼了。
一直报错
libGL error: unable to load driver: r600_dri.so
libGL error: driver pointer missing
libGL error: failed to load driver: r600
libGL error: unable to load driver: swrast_dri.so
libGL error: failed to load driver: swrast
试遍各种方案都不行。
在我的rmbp的debian testing上分明跑的很溜啊。
还怀疑是驱动问题,搞了ATI的私有驱动,dkms部分还编译失败,启动直接进黑屏,这酸爽啊。硬撑着改了回来。
最后,找到了这篇文章
https://steamcommunity.com/discussions/forum/1/224446614463503869/
总之,是因为mesa升级了,需要把新的文件ln到 steam的文件夹内。
rm /home/k/.steam/ubuntu12_32/steam-runtime/i386/lib/i386-linux-gnu/libgpg-error.so.0
ln -s /lib/i386-linux-gnu/libgpg-error.so.0 /home/k/.steam/ubuntu12_32/steam-runtime/i386/lib/i386-linux-gnu/libgpg-error.so.0
rm /home/k/.steam/ubuntu12_32/steam-runtime/i386/usr/lib/i386-linux-gnu/libstdc++.so.6
ln -s /usr/lib/i386-linux-gnu/libstdc++.so.6 /home/k/.steam/ubuntu12_32/steam-runtime/i386/usr/lib/i386-linux-gnu/libstdc++.so.6
说真的,比较无语比较脏,让我回想到了10年前刚开始使用linux的时代。
虽然我喜欢或者说从骨子里依赖linux,但是,linux根子里的问题,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。
Android某种角度来说还是不错的尝试。至少Google还是表现出了强大的统一的执行力。
Linux > onenote,第一款让我产生出换系统冲动的软件
2016-11-21
不知不觉,用Linux做了主桌面10多年了。
折腾过,快乐过,自豪过,到现在已经是一种淡淡的习惯了。
用过mac os x,觉得太难用。
感叹win7,win10的发展,但已经不是我的习惯了。
知道我遇到了One note。
真真切切的产生了让我换系统的冲动,甚至把现在用的rmbo直接换成surface pro。
一款优秀的软件,很多时候的确能决定很多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