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 > 上了全副后,痰盂都好用了。
2014-01-22
之前一直不喜欢痰盂。但这次买的是6d机身,所以只能用小痰盂做机身盖,反而发现好用了。
觉得主要是两点。
1是焦段变得合适了,80mm在室内室外都施展不开,对于我这种拍老婆党来说,等效70以内的才适用。
2.对焦容易舍得全开了。不全开的痰盂焦外我实在收不了。
看来痰盂还真的是个“全副镜头”。
摄影 > 成了副厂控。
2014-01-22
自从在截幅上入了a16感觉很好后,现在在全副机身上基本没考虑啥原厂镜头了。
其实原厂镜头在质量控制,绝对画质上,相信还是占优的。
但是对我这样的票友来说,24-70LII的价格完全可以买腾龙24-70 vc+s35了。可玩型完全不再一个级别上的。
所以考虑的镜头基本全是副厂的。
我也不觉得我会在烈日/冰雪/沙漠中去拍照。
腾龙/适马,加油吧
摄影 > 到底需要不需要全副相机?
2013-12-09
自从Sony的A7出来,一直弄的我很新痒痒。
合适的价格,全副,但每次看到后面,总会被自己一盆冷水浇回来。
我到底要全副干什么?
全副的优势:
- 景深浅
- 广角广
- 高感好
真正能吸引我的也只有第三点高感了。
对于景深,我不是很喜欢太过虚化的背景。
如果一张照片只有主体,没有背景,那么除非主体足够吸引人,不然实在没什么价值。
对于我而言,截幅,2.8光圈。30-50之间的半身像的虚化程度,是我最倾向的。
既突出了主题,又能大概辨认出背景是什么。
而广角段,说实话,是在hold不住。
长焦的减法还是比广角的加法好做。
何况国内的状态,开了广角,估计拍到的是乌压压的人群了。
而全副的缺点:
- 价格贵
- 分量重
都是满致命的。
价格方面,还能走廉价全副+副长24-70的方式,但面对我大半年4000多的快门数,是在是不好意思有这样的花费。毕竟不是靠这个吃饭的。
而分量就更致命了。
没事背着这么重的设备,是减肥呢,还是健身呢?
现在的650D+a16我都觉得够重了……
所以,还是省省吧。
努力工作,努力赚钱。
玩儿的东西,等事业有成再说吧。
摄影 > 我现在的后期手法[2013-12-03]
2013-12-03
玩儿照相1年不到了,后期换了N多手法,每次都觉得之前的不靠谱……
目前基本是这样的
后期软件用rawtherapee
先确定白平衡,习惯吸眼睛或者白纸或者手工调整到合适。
然后确定曝光,确定主题曝光正确,偏灰加EV,泛白减EV。
再修正高光和黑暗,修正背景。避免过曝欠曝。
然后加强对比度,取悦眼睛。
调整lab,调整色彩
旋转调整水平 /数值。
去燥点
导出,有需要的话磨皮。
收工,自我反省前期的不足。
基本如此,留个记录备查,以便以后自我反省